电影产业,是指以电影制作为核心通过电影的生产、发行和放映以及电影音像产品,电影衍生品,电影院和放映场所的建设等相关产业经济形态的统称。
电影产业是对以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三个行业为主,同时包括电影的后产品的开发(如音像制品、电影频道、相关图书、玩具等)以及与电影相关的市场活动的总称,属第三产业中娱乐业的一部分。
电影按发行上映方式分为院线电影、网络电影、电视电影和录像电影。
中国电影行业发展至今,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国有资本时代、民营资本时代、商业大片时代和目前所处的互联网+时代。
目前我们正处于电影行业的互联网+时代,但近年受疫情影响,发展些许减缓。
图|来源豆瓣@芭比
一 基本情况
01 市场规模
2022年中国电影行业收入达到470亿元,2023年预计将达到1000亿元。
02 产业链结构
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产业链是指包括电影创作(制片)、发行、放映(简称“制-发-放”)的一体化流程。
而广义的电影产业链即“大电影产业链”,则在原有产业链前后端进行延伸,前端加入电影投融资,后端加入电影衍生产品(如音像制品、广告、游戏)和拓展其他放映渠道(如在有线电视、MP4、网络等媒介播放)。
具体如下图:
图|前瞻产业研究院
03 产业图谱与代表企业
中国电影产业链主要分为三部分,即上游制作方和内容出品方,中游宣传发行方和下游终端的院线影院,互联网产业发展后衍生出线上票务平台作为产业终端。
电影制作方主要包括国内外文学与剧本等原始作品方,如国外的漫威、迪士尼,国内的华策影视、腾讯文学等。
内容出品方包括海外的华纳兄弟、环球影业,国内的万达影视、华谊兄弟等专业影视公司。
宣传发行方包括华纳兄弟、环球影业等传统影视公司发行方,以及淘票票、爱奇艺与猫眼电影等网络发行方。
电影产业链终端的院线平台代表公司有海外的AMC与国内的万达影院、大地影院、横店影视等。
电影产业图谱具体如下图:
图|前瞻产业研究院
04 发展趋势
经过疫情的低潮期后,电影行业迎来了艰难的复苏阶段, 目前发展趋势主要是:
一是电影内容创作向高质量、多元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
二是电影平台运营向多渠道、多形式和多维度方向发展。
三是商业模式向多元化、差异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图|来源豆瓣
二 具体画像
01 人才需求
据数据分析,电影行业人才需求主要表现为文案策划类、后期制作类影视前期类、经营管理类和交叉及其他类岗位。
02 人才分布
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武汉-郑州城市密集,为电影行业人才聚集点。
03 热招岗位
结合目前我国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目前电影行业热招岗位具体如下图:
图|来源网络
04 人才来源
电影行业人才流动主要在制片方、内容出品方、宣传发行方和网络发行方、院线平台等大厂。
图|来源豆瓣
三 薪酬报告
01平均薪酬
2022年电影行业年薪在10-38万元区间,平均年薪为21万元。
02 薪酬涨幅
按电影行业的岗位进行分类,2023年1-6月份,人力资源岗位涨幅为11.8%,财务岗位为8%,销售岗位为21.7%,管理岗位为11.8%,行政岗位为11.6%,市场岗位为16.1%。
如按照岗位层次进行分类,则2023年1-6月份,高管岗位涨幅为6.7%,总监岗位为7.8%,经理岗位为3.9%,主管岗位为3%,专业技术岗位为4.6%。
03 核心岗位薪酬
我国电影企业的核心岗位薪酬受学历、企业性质和工作年限等因素影响,差别较大,具体如下图:
一是总经理级薪酬。
二是总监级薪酬。
三是经理级薪酬。
四是主管级薪酬。
五是专业人员薪酬。
备注:上述各级别核心岗位薪酬为现金年薪,单位为人民币元。
图|来源豆瓣
编辑|永利集团304浏览器小编
联系永利集团304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