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又称电化学发电器。
它是继水力发电、热能发电和原子能发电之后的第四种发电技术,且为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发电技术。
燃料电池产业将呈现出高速增长、加速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成为未来能源产业的主流等多种经济发展趋势。
图|来源网络
一 基本情况
燃料电池是一种能量转化装置,主要由三部分结构组成,即电级(包括阳极和阴极)、电解质隔膜和集电器(即外部电路),其中燃料气和氧化气分别由燃料电池的阳极和阴极通入。
目前市场上燃料电池主要是氢燃料电池。
根据氢燃料电池的电解质等不同,分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型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燃料电池MCFC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01产业图谱
氢燃料电池产业上游主要是膜电极、双极板、各类管阀件与传感器、储氢瓶等发动机零部件生产制造行业。
中游为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及电堆集成行业。
下游各大应用领域包含交通运输中的乘用车、商用车;固定发电中的家用或者电站用发电机及其他特殊领域等。
图|前瞻产业研究院
02 产业规模
2022年,全球氢燃料动力电池市场规模约为55.8亿美元,预计2023年将增至80.5亿美元,2026年增至223.4亿美元。
我国氢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2022年市场规模约160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230亿元。
03 代表企业
我国氢燃料电池上游的主要制氢企业有和远气体、潞安环能潞安环能、中国石化。
循环系统企业主要有雪人股份,而电堆及系统主要企业有清源股份、长城电工,质子交换膜制造企业有东岳集团、南都电源等。
而中游氢燃料电池研发制造企业有亿华通、潍柴动力、大洋电机、美锦能源等。
04发展趋势
燃料电池乘用车将推动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整体增长,燃料电池电堆成本下降,汽车需求提升;新能源行业的资本投资日增,投资总额在2023年达到人民币1500亿元。
图|来源网络
二 具体画像
01 人才需求
氢燃料电池行业的上游和中游企业人才需求主要体现在前端的系统电堆(包括材料极的双极板、膜电极、密封圈、质子交换膜材料级等),和后端应用端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维护的核心人才。
下游终端目前最需缺的人才主要是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售后维护领域相关的工程师,以及具有全产业链知识的领军人才、具备系统实操应用性的复合型人才和工程化人才。
02 人才分布
从从业人员分布地域来看,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整体产业链从业人员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人数相对较少。
03 热招岗位
氢燃料电池行业上游企业热招岗位主要是储氢系统开发、材料应用工程师等。
中游企业热招岗位为燃料电池系统开发/系统集成/系统应用工程师、双极板开发/膜电极开发/电堆开发工程师(如电燃料电池客车工程化学工程师、材料工种师)、燃料电池系统标定工程师、电控系统功能开发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燃料电池设计工程师等。
而下游企业热招岗位主要是新能源产品设计、燃料电池客车工程师、动力系统集成工程师等。
04 人才来源
氢能燃料电池汽车行业人才主要来自国内院校的博士、硕士和应届毕业生如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佛山氢能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等。
除此以外紧缺人才还来自同行业知名企业。
行业人才所属专业主要来源于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工科专业。
图|来源网络
三 薪酬报告
2023年度氢燃料电池核心岗位人均月薪为19.16K(备注:K为人民币千元)。
01 薪酬涨幅
氢燃料电池核心岗位整体涨幅为11.7%。
按照岗位类别进行分类,2023年1-6月份,人力资源岗位涨幅为10.5%,财务岗位为7.4%,销售岗位为10.5%,技术岗位为13.7%,管理岗位为12.6%,物流岗位为9%,行政岗位为8.4%,市场岗位为10.4%。
按照岗位层次进行分类,则2023年1-6月份,总经理岗位涨幅为8.4%,总监岗位为10.4%,经理岗位为13%,主管岗位为13.7%,专业技术岗位为13%。
02 核心岗位薪酬
我国氢燃料电池企业的核心岗位薪酬受学历、企业性质和工作年限等因素影响,差别较大,具体如下图:
一是总经理级薪酬。
二是总监级薪酬。
三是经理级薪酬。
四是主管级薪酬。
五是专业技术人员薪酬。
备注:上述各级别核心岗位薪酬为现金年薪,单位为人民币元。
编辑|永利集团304浏览器小编
图|来源网络
联系永利集团304浏览器
如您的企业需要新能源行业猎头来辅助招聘,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永利集团304浏览器项目负责人Alex: